2024年11月23日下午,我校举行了2024年下期教师座谈会。学校党委委员校长曹劲松、党委委员副校长谢志刚、教务科科长陈卫国及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活动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宗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以提升中职教育质量为核心,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中职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
座谈会围绕中职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育人模式等,探讨如何引入新理念、新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针对这些问题,与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他们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师资水平等。这些意见和建议不仅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教师们的日常教学提供了新的启示。
德育教研组组长刘仙兵老师提到:德育教育在中职学生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更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轨迹,上好德育课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刘老师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德育教学方法、丰富德育实践活动等具体策略。同时,也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才能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体育教研组组长钟青老师指出:体育课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倡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建立学校每月开展一次体育活动或体育竞技;推广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如舞龙舞狮、武术操等,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旅游教研组组长张慧老师就旅游专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张老师建议旅游专业与时俱进,开设旅游新媒体运营课程,鼓励学生拍摄旅游短视频;同时和学校二级机构理工实践基地合作,共同开发研学旅游,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电子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陈俊霖老师提出:电子专业教学侧重的是实操和动手能力,实习实训课非常重要,学校要保障电子专业耗材采购;并且要与广州、深圳等一线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合作或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基础教研组组长曹子君老师提炼了组内教师的意见:中职单招和文化普测对基础课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课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要;基础科目的老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优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提到了,基础科目要重视大单元教学设计,提高结构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计算机教研组专业教师何振华老师分享了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做法。一是结合市场开发课程,紧跟时代发展,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二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接现实任务作业,如帮一家餐饮店设计开业宣传视频,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让学生毕业即可就业;三是鼓励学生通过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的考试,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财经商贸组组长刘瑶老师和大家分享自己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的小妙招。如Kimi智能助手、豆包、希沃白板、讯飞视频等,这些人工智能小程序可以生成教学文档、分析学生成绩、优化教学内容等。刘老师还建议面对无精打采的学生不妨来点课堂小游戏,活跃气氛,迅速拉回学生的注意力。
教务科科长陈卫国就各教研组的发言进行了点评。陈科长指出大家的发言非常精彩,也很有深度。对中职教育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提升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学校党委委员校长曹劲松为此次座谈会作总结和指示:一是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学校教师应以教育家为榜样,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能力和躬耕教坛的亲身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曹校长引用了爱因斯坦的教育名言:当学生把学校教给他的所有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
最后,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谢志刚指示:各教研组认真梳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方案;教务科汇总、整理各教研组意见和措施报学校党委讨论,群策群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尹丽梅供稿